氨基丁酸的作用是什么?
1、 抑制神经兴奋,起到镇静催眠作用;
2、 减轻脑组织损害,缓解急性炎症过程,起到保护脑细胞和神经系统的作用;
3、 影响离子通道的活性,改变细胞对Na+、K+等离子的通透性,从而起到降低血压、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;
4、 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分泌,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,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;
5、 影响血糖的代谢过程,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,或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,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视网膜病变程度,从而起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。 对肾脏亦有保护作用,可防止或延缓肾小球硬化,抑制肾脏纤维蛋白增生,减轻肾损伤,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益。
除上述内容外,还有文献表明γ-氨基丁酸可能有抗衰老、抗疲劳、抗氧化、抗肿瘤、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。 目前关于γ-氨基丁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领域,作为药物应用于临床。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人体健康认识的深入,γ-氨基丁酸可能会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,成为一种功效全面的“全能”氨基酸。
氨基酸是蛋白质代谢的分解产物,体内氨基酸代谢异常见于氨基酸病及肝、肾、脑等严重疾病。通过氨基酸代谢产物的测定,可为氨基酸病及上述脏器疾患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。谷氨酰胺:在脑内参与神经递质代谢,又是氨基传递和运输中的重要物质。肾功能衰竭和肝昏迷时,血中谷氨酰胺明显升高。
谷氨酸: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,参与神经递质代谢。也是毒物解毒和氨的运送形式。肝硬化腹水和肝癌以及肾功能不全时,血浆谷氨酸升高。在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中,谷氨酸血浓度可异常升高,称为有机酸尿症。酪氨:酪氨酸在肝内经酪胺氧化酶作用转化成共胺并被分解破坏。肝硬化和肝昏迷患者,酪胺氧化酶活性减退,导致血浆中酪胺堆积,同时尿中排出量也增加,称为酪胺尿症。苯乙醇胺:系酪氨酸代谢产物。肾上腺素在β-羟化酶作用下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时,若此酶缺乏即造成苯乙醇胺堆积,为一种假性神经介质。
氨基丁酸:系谷氨酸脱羧酶作用下转化而成。在肝硬化和肝昏迷病人中,由于肠源性氨引起脑内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多,且脑内脱羧酶活性亢进,造成脑内及血中氨基丁酸生成增多,导致氨基丁酸堆积而发病,称为氨基丁酸血症,有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。尸检可见脑内氨基丁酸含量异常增加。组氨: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组胺。肝硬化腹水患者肠源性组氨升高,同时尿中排出量明显增多,称为组氨尿症。